Thursday, March 09, 2006

有感于“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”评选

上海于国内有着相当好的听乐环境,从爱乐者的人数到音乐厅的质量,这些年都在跟城市建设的速度增长的很快。但听到所谓世界十大交响乐团的评选活动,我觉得组织者对爱乐还缺乏真正的热情,活动背后更多的是商业活动的浮躁。

中国人活在一个跟数字较劲的时代,也许以后会有所改进,但我的经历确确实实的反映出一个时代甚至几代人的悲哀。我们从小就被灌输96分比100分差,分数线的门槛决定着重点高中,重点大学,城市户口。潜意识中,我们不自觉地就已经习惯于量化生活了。从奥运会的奖牌到客厅的面积,而如今十大的评选又给了国人这么一个量化的机会。

什么是十大?什么是标准?在我看来,音乐本身是最个体的,任何试图等级化或者量化的过程都是徒劳的。十大之外是什么?第十一名和第十名的区别在哪里?乐团是音乐的媒介,他们本身也无时不在变化。没有两次演奏可以是完全一样的,我们听到的录音只是他们大量演奏的一部分。数字唱片上的信息被0/1固化了,但音乐不能。

自我看来,组织者首先进行了遴选,把相当知名的乐团罗列了出来。但这些乐团的名气来自于过去,今天的乐团早已不是唱片中的那个。柏林爱乐的乐手平均年龄比Rolling Stone小了整整一个年代。除非观众真的有机会可以去现场听到这么多候选的乐队的演奏,否则这样的评选完全就是一场被组织者操纵的数字游戏。大家所选的不是所谓十大,而是被旁人提及的次数。

虽然顶级乐团访问上海的次数越来越多,但爱乐的同好多还是从唱片中了解那些欧洲和北美的乐团。如今的乐团,除了少数几个财大气粗的外,大部分限于财政压力,往往只能局限于服务于本地。一次Oversea的演出花费是相当可观的,即使票价相当昂贵也很难抵消庞大的支出;尤其是北美的乐团,这些年几乎不可能做到年年都有oversea的演出机会了。Chicago的声音到底是什么样的,恐怕大部分还是只能用Solti时代的辉煌铜管来回答。(我去年的感受是Barenboim对乐队的声音打造的相当细腻,乐队的平衡感非常强,加之乐队的编排(一提是和大提坐在一起的),整个乐队的声音是温暖克制的)

另一方面,对于一个城市的音乐繁荣来说,一两支乐团的访问很难起到根本的作用。柏林爱乐的天价早已将许多真正的爱乐者拒之门外,更为重要的是本地的乐团:支持他,拥戴他,给与批评和建议,建立乐队和爱乐者之间的直接交流沟通,这些比那些十大的要有切实意义的多。

No comments: